突发:卡死中国“28nm”!芯片扩产,美国使绊子!
Date of issue: 
2019-03-03

事实证明,美国对中国半导体的管制,比预想中的要严重。

周末最新消息,台媒体爆料,中国台湾晶圆代制造商台积电、联华电子,在大陆扩大28纳米制程产能的设备,没有获得美国的供应许可。

不仅如此,中国台湾的晶圆制造商若想把在台的美国设备转移至大陆工厂,也需要获得美方的许可。意思旧设备转移到大陆,也不行。

目前美国尚无明令禁止这类设备转移到大陆,但是台湾的制造商在向美国申请时,美国没有通过。

这个事件意味着基于美国设备的28nm制程扩产将受到限制。



01 卡死“28nm”?车载等相关芯片发展或将停滞。


28nm芯片被看作是半导体先进制程与成熟制程的分界线,这个制程的产品广泛地应用于新能源汽车、智能汽车、自动驾驶、家电与通信等领域。


而在自动驾驶领域,大多数的中国公司,都在用28nm制程的芯片;中国的新能源汽车、智能座舱、自动驾驶等的芯片,也都会用到28nm的制程。简言之,28nm制程的技术也是中国汽车智能化的分水岭。

总之,中国想要搞智能汽车、新能源汽车,必须要用到美国的28nm半导体制备。

美国人这么做,就是想制华为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于死地。

近日,传出消息,中国让刘副总理亲自来领导第三代半导体的研发与制造项目,项目资金达1万亿美元。只要中国研发出第三代半导体设备,那么,美国控制的半导体技术将被打破。


点击看:三代半!1万亿美元!刘鹤领衔,国家战略!

02 中国,正遭遇供应链级别的封杀?


在半导体制造领域,中国半导体厂家最前沿、最成熟的水平即在28nm,以头部的中芯国际和上海华宏为主。受技术水平的制约,中国28nm半导体的自给率不足20%。因此,在自力更生的口号产出真实的成果之前,台积电与联华电子等在中国大陆的晶圆工厂,会继续成为中国半导体的核心支撑。


原来美国对中国半导体的卡位,仅为禁售实体名单上的企业。受地缘政治博弈的影响,台积电、联华电子等在中国大陆的扩产异常谨慎。各方以为28nm制程的技术,应该在美方的安全红线之内。现在看来,28nm成了最上线,在实际操作层面美国丝毫没有放松对中国半导体的管制。

1、台积电扩产:根据台积电原本的规划,南京第一期 12 寸厂在量产 16nm/12nm/28nm 制程技术后,会立刻启动第二期 12 寸厂建置计划,这部分会扩充 16/12nm 制程产能,预计 2023 年上半年量产。

2、联电扩产:厦门联芯自去年起也计划扩产 28nm 制程。联芯既有的产能约 1.7 万片,预计扩产至 2.5 万片月产能,以顺利跨越量产经济规模。近期供应链传出,厦门联芯 28nm 的机台设备一直未获得审批。

3、中芯国际扩产:中芯国际在今年三月也宣布将与深圳市政府联手,投资 23.5 亿美元扩产 28nm 及以上的半导体制程产能,预计单月达 4 万片,2022 年开始生产。

没设备,扩产,正在变得难以实现。

表:国内晶圆厂扩产计划



因为,现在美系的机台设备进入大陆的审批流程变得非常困难,再加上一些政治因素干预,中国大陆扩产28nm以下制程变得相当困难。
在推特上,有更多消息传出,中国晶圆制造商正在遭遇供应链级别的封杀,设备、耗材恐有断供风险。


03 国产半导体设备怎么样了?


中芯国际拥有14nm和28nm制造技术,台积电拥有7nm制造技术,虽然各个方面相对国际龙头都有差距,但是目前差距最大的就是半导体设备制造。


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需要的设备主要有氧化扩散炉、光刻机、刻蚀机、薄膜设备、离子注入机、CMP设备和清洗机七大类。北方华创是国内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,涉及刻蚀机、PVD、CVD、清洗机、炉管五大类别,产品覆盖领域完善,在国产替代中首先收益。
芯榜综合




基于上述讨论的基础上,我们今天整理了一份“中国半导体设备核心个股、投资地图”,凡是点了“在看”者,在进入【芯榜+】的公众号主页后,在对话框里发送“设备”这两个字,就会蹦出答案。